最好的配资官网 亚洲飞人遇上跳水精灵,全红婵就读暨大,这所“983大学”迎新
在暨南大学热闹非凡的迎新现场,当全红婵高高举起那块印有忠信笃敬四个烫金大字的KT板时,这位以近乎完美的水花消失术征服世界的跳水天才,正式开启了从奥运领奖台到大学课堂的人生新篇章。阳光透过校园里郁郁葱葱的榕树,在她明媚的笑容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最好的配资官网,这一刻,体育与教育的光芒在她身上交相辉映。
2024年9月13日的暨南园,19岁的全红婵与这所被网友亲切称为983大学的百年学府相遇,擦出了令人瞩目的火花。这场跨越体育界和教育界的盛事,不仅成为各大平台的热搜话题,更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体教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在迎新仪式的现场,全红婵身着简约大方的白色校服,乌黑的长发扎成标志性的马尾,举手投足间既有奥运冠军的自信从容,又带着大一新生的青涩与期待。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暨南大学这个充满诗意的校名,源自《尚书·禹贡》中的经典名句,承载着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全红婵脚下的每一块青石板都仿佛在诉说着这所学府的百年沧桑:从1906年南京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抗战时期迁址福建建阳的艰难岁月;从上海时期的蓬勃发展,到最终在广州重建的辉煌历程。如今,这所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的双一流高校,已经成为海内外学子向往的学术殿堂。
展开剩余81%言忠信,行笃敬的校训精神,源自《论语》的智慧结晶,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这所侨校海纳百川的胸襟。在暨南大学星光熠熠的校友名录中,体育健儿的名字格外耀眼:跳水奥运冠军谢思埸、陈艾森在泳池中续写着辉煌;田径名将严海滨、吴瑞庭在跑道上挥洒汗水。这些优秀运动员的成功经历,为全红婵树立了绝佳的榜样。学校与广东跳水队长达数十年的深度合作,让位于珠江对岸的二沙体育训练中心的运动员们对暨大倍感亲切——从训练馆到教室仅需步行15分钟的便利条件,为运动员们平衡训练与学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体育学院内那座现代化的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更是将前沿运动科学与竞技体育完美结合,为像全红婵这样的顶尖运动员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后盾。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至今已培养了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万名优秀人才。当全红婵漫步在充满南洋风情的校园里,她经过的每一栋红砖建筑、每一片绿茵场,都可能见证过无数侨胞学子求学的动人故事。而现在,这位来自广东湛江的跳水天才,正在为这所百年名校书写崭新的体育篇章。
全红婵选择暨南大学看似偶然,实则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位手握三枚奥运金牌的天才少女,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一战成名,以三跳满分的惊人表现惊艳世界;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她再次以两枚金牌的优异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如此耀眼的运动成绩,让她在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特招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招生标准,正是为这样的顶尖运动员量身定制的。
近年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政策日趋严格,广东省内部分知名高校甚至暂停了相关专业的招生。而暨南大学却逆势而上,不断完善体育人才培养方案,成为优秀运动员的首选学府。更令人心动的是,从全红婵日常训练的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到暨大校本部,只需穿过珠江上那座造型优美的猎德大桥,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完美解决了运动员训练与学业难以兼顾的世纪难题。
在专业选择上,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全红婵的职业发展高度契合。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可以帮助她从科学角度分析跳水动作,或许能为她举世闻名的水花消失术找到更精准的理论依据;运动心理学知识则能让她在重大赛事中保持更好的心理状态。正如她的导师苏炳添所说:我们将用科学方法帮助她分析每一个技术细节,未来她甚至可能参与到运动科技的研究中来。
当亚洲飞人苏炳添遇见跳水精灵全红婵,这对师生组合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的魅力。苏炳添从运动员到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的华丽转身,为全红婵树立了完美的榜样——从2009年进入暨大经济学院学习,到2017年获得硕士学位,再到201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直至2025年出任体育学院院长,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优秀运动员完全可以在学术领域再创辉煌。
苏炳添为全红婵精心设计的二沙精英班培养方案可谓用心良苦:弹性学制最长可延长至8年,线上课程、一对一辅导、比赛成绩折算学分等创新举措,彻底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对运动员的束缚。这些创新都源自苏炳添的亲身体验——作为曾经的现役运动员,他深知同时兼顾高强度训练和系统学习的艰辛。如今,他将自己研发高速起跑训练系统的科研思维,融入到跳水人才培养中,让水花消失术与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迎新大会上,全红婵捐赠的那件巴黎奥运会出场服意义非凡。这件承载着无数汗水和荣耀的战袍,与苏炳添保持的9秒83的亚洲纪录一样,都成为了激励年轻学子奋发向上的精神象征。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种冠军培养冠军的创新模式,正在重塑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当顶尖运动员转型成为教育工作者,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如何帮助后辈在竞技场与学术殿堂之间找到平衡点。
全红婵与苏炳添的师生缘分,恰逢中国体教融合政策深入推进的历史机遇。过去运动员常常面临退役即失业的困境,而暨南大学开创的双轨并行培养模式,为运动员铺设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全红婵可以在保持竞技状态的同时积累宝贵的学术资本,未来无论是继续跳水事业,还是转型成为教练员、进入体育管理领域,大学教育都将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
当全红婵在暨南园标志性的拱门下拍下第一张新生留影时,镜头定格的不仅是一位奥运冠军的校园初体验,更是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这所百年侨校用忠信笃敬的校训告诉她:真正的卓越不仅体现在金牌数量上,更在于人格的完善与能力的全面发展。而苏炳添与全红婵这段亦师亦友的佳话则向世人证明:在体教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运动员的人生轨迹可以像跳水运动的优美弧线一样流畅自然,也可以像百米冲刺的精彩瞬间一样充满激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全红婵在毕业论文中科学分析自己的招牌动作,那将是体育精神与学术追求最完美的融合。
发布于:天津市上阳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最好的配资官网 2025年9月12日乌鲁木齐北园春果业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价格行情
- 下一篇:没有了